前言:
7月1日起,上海开始强制实施史上最严“垃圾分类”规定,违反垃圾处置的单位,会被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违反垃圾分类投放的个人会被处以人民币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
此政策一出,一石激起千层浪。因为复杂的垃圾分类规定和投放要求直接影响到了城市中的每个人。此时大众和媒体开始关注垃圾分类问题,媒体和政府部门不断告诉大家垃圾分类多么多么好,简直是有百利而无一害。那么我们不禁要问,这么好的政策,之前怎么没有认真实施过呢?现在忽然“一刀切”的强制执行,垃圾分类强制制度真的能够达到减少垃圾的目的么?这背后到底是藏着什么猫腻?
你是什么垃圾?
刚刚施行的垃圾分类强制规定,可以说是当前“食肉者”脱离实际和命令主义的典型作为。
针对垃圾分类,各大城市大多将垃圾分为四类,而且尤其以上海的干垃圾和湿垃圾的奇葩规定而被人吐槽,该分类复杂而脱离人们理解和生活实践。关于垃圾投放地点和时间的规定,更是让人叫苦不迭。每天只有在7时至9时、18时至20时两个时间段,才能倾倒垃圾。错过了投放时间,只能看着家里的垃圾变臭,这对于城市的上班族来说非常不便。7月6日,上海垃圾强制分类一周:城管执法开出190张罚单,平均每天32张罚单。
对于垃圾分类做的很好的国家日本,是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用了40多年的时间将垃圾分类的方法逐步细化。可以说,日本几乎是从幼儿园时期,就对公民进行垃圾分类的强化教育,才有了今天的成果。而我国进行垃圾分类试点的近20年,几乎毫无作为,而今忽然大刀阔斧的向普通民众开刀,这不能不让人怨声载道。
垃圾分类的真正问题在后端
垃圾回收流程中后端处理是个很大的问题,之前有新闻报道说,垃圾分类回收后端没有做好。即使在上海,垃圾分类在前端分类服务和后端处置体系间还缺乏足够的匹配与衔接。
“垃圾分类”制度试点至今已有19年时间。2000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厦门、南京、杭州、桂林等8个城市被确定为全国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但这近二十年来几乎没有真正实施过。例如,从2012年至2015年,济南历下区曾下大力气推行垃圾分类试点,但因山东终端处理设施跟不上,尤其是湿垃圾处理能力不足,分类投放后又混装运输,最终于2015年暂停。
北京朝阳区的垃圾焚烧发电厂
从厨房到处理厂,实现垃圾分类需要很大的社会成本和工程设施系统,这些不是朝夕之间能够达到的。比如在垃圾分类处理系统非常成熟的德国,最早是采用人工分拣,许多人站在传送带上,手工分拣。但这太费功夫了。业界开始尝试借鉴矿山、农业机械技术,比如震荡筛检机,可以用于把煤炭或土豆按不同的大小分拣出来。随着时间的流逝,分拣技术越发成熟,比如,可以用红外线、磁铁对包装进行分类。与此同时,计算机的运算能力越来越强,如今,可以在几秒之内把不同的塑料、金属分开。机械自动化程度高的德国,垃圾分类每个环节都易于操作,比如环卫工人把每栋房屋的垃圾桶分类拖到环卫车的升降架上,桶内垃圾自动倾倒在车内。
环卫工人把每栋房屋的垃圾桶分类拖到环卫车的升降架上,桶内垃圾自动倾倒在车内。
德国就是这样一步步做好完善每一个环节,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才达到今天的垃圾处理成就。而我们不仅荒废了二十年,而且今天想要一蹴而就。
政府主导和企业主导模式的选择
怎么做呢?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最相信的就是“市场”和“资本”。于是就有专家出来“代言”了,同济大学循环经济研究所所长杜欢政说:“以前生活垃圾分类都是由政府主导,缺少企业主体介入。”事实上垃圾分类处理做的最好的国家是以政府为主导的欧洲国家,而主要靠私人企业主导的美国却差得很多。当最近亚洲国家拒绝接收从美国发来的一船船垃圾后,美国的垃圾处理便成了让人头痛的问题。
菲律宾甚至把已经抵达口岸的69个洋垃圾集装箱重新装船,”遣返原籍”加拿大。
过去20多年来,中国一直是全球生活垃圾最大的进口商,也就实际上成了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海外垃圾处理中心。
在欧洲国家丹麦,地方政府同时经营垃圾收集、焚烧和回收。法律和经济政策双管齐下,确保可回收材料得到回收而非被焚烧(在美国,多数焚烧垃圾发电厂为私企)。社区可免费将可回收垃圾送去回收中心,但如果将垃圾送去焚烧则必须支付处理费。在Vestforbraending焚烧垃圾发电厂,卡车在卸掉垃圾前要经过称重,有专人随机抽查卡车中是否含有可回收材料,一旦发现将被处以重罚。
专家杜欢政又说:“垃圾分类必须要有企业主体介入,要有商业模式,让企业赚钱才能够形成长效机制。我国确定垃圾分类的法律、法规、政策,就是为了让参与垃圾分类各个环节里的企业都能赚钱。此外,还应加强末端设施的建设,等末端设施配套后才来做垃圾分类。”
终于垃圾分类露出了真正的目的,原来背后都是生意。当然专家们早就说过,要达到企业和社会的“双赢”。不管是理论还是其他国家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这种天真的诉求经不起推敲的。企业的目的是为了盈利,而处理垃圾需要很大的成本,这些都不可能凭空实现,那么这些都是要老百姓买单。而当企业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时候,环境保护对它们来说从来不是约束,看一看历史中,即使是日本,欧洲这些做的好的国家,也都付出过惨痛的社会、环境和经济代价,而这些代价的罪魁祸首往往都是因为私人资本逐利性。
谁买单?我们
以旧金山这座城市为例,绿源再生(Recology)公司是该市的服务公司。当地居民可以免费领取三个垃圾桶,但是每月需支付该公司35.18美金(约合243元)的服务费,这家公司相应地提供定期的垃圾清运服务。每年422美元(约合2920元)的垃圾服务费用,对美国居民来说也是不小的负担。
收钱总是最方便的,而且执行起来不打折扣。7月2日上午,在上海市奉贤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记者看到一众辖区内的经营商铺店主前来与当地主管部门沟通,要求降低“每年最低7200元”的餐厨湿垃圾清运费用标准。
现在针对商家已经收费了,那么针对普通居民的收费也不远了,这不,深圳已经开始探索垃圾计量收费制度了,还有通过提高物业费收取垃圾分类处理费用的,其他五花八门的收费方式也不会远了。
当下轰轰烈烈的垃圾分类处理政策落地,还导致了传统垃圾回收从业人员被彻底洗牌。传统的垃圾回收从业者将被驱逐出此行业,而这往往切断了他们本就微薄的家庭收入。当然对于这些非高端的从业者,把他们彻底驱离往往被认为是合理的。而这种又脏又臭的行业,当有利润可以赚取的时候,“高端的资本”也不再嫌弃了,开始乘着这“政策旋风”炒作起来,号称垃圾行业将有几千亿的市场潜力(这潜力是从哪里来的我们前面已经分析过了)。旧的从业者默默离开,原来的垃圾回收模式也被否定了,新的模式还没建立起来,在这个混乱的空档期,无疑最适合浑水摸鱼了。而后果的承受者,仍然将降落到每一个普通人。当然,根据以往的经验,会有权威告诉我们,这是“发展的阵痛”,忍着。
埋藏在下面的矛盾——分类回收与焚烧发电
提到垃圾分类,就要提到垃圾处理和垃圾焚烧发电厂。现在我国各地的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建设速度正在加快。垃圾分类政策和兴建垃圾焚烧发电厂之间还存在着一个矛盾。因为焚烧和回收利用往往是互相矛盾的,如果到处建立垃圾焚烧发电厂,就降低了垃圾分类的潜力和意愿。一旦焚烧发电厂修建起来,就不得不去喂饱它们,就需要更多的垃圾。但垃圾分类的目的是尽可能回收利用垃圾,减少垃圾。所以在求助于焚烧处理垃圾的情况下是无法真正践行“垃圾分类”的。
另外建造垃圾焚烧发电厂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十几年来,中国几乎每年都会爆发当地民众抗议建造垃圾焚烧发电厂的维权事件,规模大的抗议群众达到两万多人,在群众巨大压力下,很多垃圾发电厂被迫停建。同样,政府部门不断告诉民众,垃圾焚烧发电厂多么多么好,夸张到“变废为宝,点石成金”。难道是当地民众顽固不化么?还是人们已经学聪明,不再花言巧语而欺骗?
垃圾分类回收和焚烧发电的矛盾,需要我们进一步分析垃圾焚烧发电厂,这个问题,我们将在下一篇文章中进行全面的分析,进一步弄懂新垃圾政策和产业背后的真实目的。而同样,这些问题和我们每一个普通百姓都息息相关。